摘要: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在制度理念和技術水平上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行不斷的完善。企業的領導層和各級工作人員都要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對于審計部門的工作要積極主動配和,為審計部門提供全面完整的調查取證資料。本文從企業內部審計的特點著手,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風險及對策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夠推動審計工作的不斷深化和改革,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特點;存在風險;對策
企業的內部審計職能是監督,其主要目標在于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分析,并把一些改進措施提出來,從而對企業整體效益產生加強的作用。企業在內部審計過程中不單單涉及到企業的財務問題,還會對企業機構進行風險管理,要對企業的風險進行管理和評估。
1 企業內部審計的特點
內部審計主要是在組織的內部進行服務,對管理部門進行獨立的檢查、監督工作。從外部的審計工作來分析,內部審計在獨立性方面比較差,內部審計可以提高管理并進行一定的內部經濟監督。監督好單位的經濟活動,監督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在內部審計的工作中,內容主要包含了企業內部制度的制定;審計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內部審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1 內部審計的內部性特點
內部審計在企業的內部是一個獨立的部門,大多都是以本單位的員工為主要組成部分,然而也有少許是通過外部部門進行聘用的人員,然而外聘人員的薪酬也通過企業進行發放,內部審計人員從單位的領導層而言是其進行直接領導的,這就造成內部審計部門可以和其他單位的內部部門具有共同的特點,為了可以讓領導進行重視和認可,為了符合企業的經營的階段性目標,讓經濟業務的執行進度得到加快,不惜采取一些追求捷徑、使用快捷的手段,符合良好有效經營的要求。
1.2 內部審計的及時性
內部審計在企業當中是一個部門,需要在單位的重大決策會議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審計單位在日常經濟業務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包含了審計財務的收支業務、合同文件、工程項目的審計工作。和外部的審計短短幾日的對于經濟業務的審計工作相比,內部審計能夠及時發現一些問題,并且反應給相關的管理層,管理層可以針對發現的問題采用相應的措施,和相關部門進行一定的溝通,把已經發現和可能發現的問題糾正和處理。
1.3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較差
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都一樣一定要有獨立性,根據相關的會計準則、財務管理制度、審計準則等要求進行審計的經濟業務,獨立進行檢查和監督工作,對企業的利益進行維護。
1.4 內部審計具有廣泛的涉及范圍
內部審計的范圍會和企業經濟業務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包含了財務的活動內容、工程項目的管理、工會業務的活動、經濟效益的核算等等各個方面。需要積極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審計工作,也能夠做好保護性以及建設性的審計工作。企業的相關職能性部門,一般可以做到,領導需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領導讓對什么進行審計,內部人員就審計什么,這樣就說明了內部審計工作可以比外部審計的時間更加多,審計范圍也更加廣泛。
1.5 內部審計的程序較簡單
從內部審計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內部審計的程序里面需要包含了制定計劃的過程、實施計劃的過程、得出審計結論的過程、進行后續審計的過程等。在審計計劃的部分,內部審計能夠依照上年出現的問題來進行問題的規避,依照管理層的意見和建議來對本年工作重點等制定相關的審計方案,還需要上報上級管理層進行批準,這樣以后就可以進行實施了;在審計實施的過程中,內部審計工作需要有比較強的針對性,與日常工作進行結合,這樣可以有比較高的效率,非常容易找到問題;在審計結論的過程中,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將一些諸如審計意見書或得出的審計結論等文件編制出來,讓領導層進行決策;在進行后續審計的過程中,相關的單位領導以及其他的人員如果對審計結論存在一定的異議,需要向審計部門及時提出,審計部門能夠及時對審計結果進行調整,內部審計部門也能夠對審計的意見書進行跟進,對整改情況進行審核。
1.6 內部審計比較明確
企業內部的審計目標一般情況下非常明確,主要是保障企業資產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保證企業所有者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利用內部審計的工作可以對各個部門在做什么、做的怎么樣進行了解。是否根據投資者的意愿在操作。是否出現一定的經營風險或做逆向選擇,造成企業的利益遭受一定的損傷。
正因為內部審計的特點,從而導致審計風險難以控制。
2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因素分析
內部審計風險主要是針對內部審計人員由于出現了錯誤的審計和表達錯誤的審計意見,從而造成相關的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需要進行相應經濟損失和法律責任。所以企業在內部審認過程中需要積極應對客觀出現的風險,找到科學有效的方法來規避審計的風險,為企業創設更高的獲取價值與效益的平臺。
2.1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到限制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和獨立開展工作的權利,但是在建筑企業實際生產運作過程中,審計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處于平級關系,對其他部門的制約監管力度完全不夠,更別提對領導層的審查權利了。企業決策領導層過度重視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承包承攬工作,相關的審計工作也是為了工程中標而調整適應的,很多時候審計部門需要根據上級下達的指示命令開展工作,導致審計結果并不具備真實可靠性。有的一些企業甚至還未建立起專門的審計部門,專業的審計監察工作更是無從開展了。
2.2 審計手段落后
現在大多企業在內部審計的手段主要還是采取傳統的賬目做出審計,利用查賬對賬目中出現的錯誤與潛在的風險進行審核,來讓查漏防弊的目的達到,加上因為內部的審計人員沒有風險管理的意識,在審計的時候并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從而難以利用科學的審計手段控制審計過程中的風險。提高審計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將審計的風險可以降低到比較低的水平,但是現階段的絕大部分的內部審計機構并沒有把諸多的科學、完善的審計控制制度建立起來。
2.3 審計取證存在一定難度
審計工作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需要對企業內部的財務收支、成本預算、造價控制、材料采購、經濟利潤情況等作出審核。但是企業上至領導層,下至基層員工,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這就給審計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巨大困難。領導層一般都會比較重視企業的財務支出和利潤報表,審計部門對這些事項的調查取證任務也就比較容易進行,而成本預算、材料采購這些工作本身領導層就不甚重視,相關被審計核查部門也缺乏主動配合意識,對這些事項的取證核實工作因為缺乏全面完整的資料很難有較大突破。
2.3 審計對象復雜、內容廣泛
伴隨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進行不斷的發展,整個經濟體制處于逐漸完善的地位,企業在面對經營業務的過程中也更趨于復雜,內部審計的對象不單單是主體單一的公司,并且逐步發展成一些上市的企業、股份企業及一些連鎖經營的店。審計對象一般情況下有一定的復雜性。
2.4 審計程序不規范、審計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內部在進行審計的工作中,主要程序包含了計劃的制定、計劃的實施、審計過程中得出結論、進行后續的審計工作四個步驟,每個階段中需要包括各樣的程序與內容。但是在進行實際審計的工作過程中,依然出現違規操作的情況、還有不遵守審計程序的情況。部分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參與的過程中積極性相對比較低,而相關的企業審計部門在審計程序方面進行逐步簡化,對于沒有進行審計的工作項目,采用的手段就是刪減工作。不規范的審計程序難以保障審計的相關質量,也無法保證審計人員以及被審計單位合法的權益。
3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因素的防范對策分析
3.1 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是否具有獨立性會直接影響審計結果的客觀性與有效性,這是對審計風險的出現進行預防的基礎和前提。提高企業內部在審計機構方面的獨立性,能夠從以下幾點進行開展:一是組織機構的獨立在審計工作方面是獨立性的保證。把審計機構從相關的財務管理部門中進行分離,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對其進行直接的領導和監督;二是在業務工作方面進行獨立。從審計工作上而言,不會被任何其他部門和個人所干擾,審計人員需要保持其形式和實質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三是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獨立。審計人員沒有必要參與一些被審計單位在行政及經營方面的管理活動,如和被審計單位以及審計事項上出現一定的利害關系,需要進行回避,避免在審計的過程中出現有效性及客觀性上產生影響。
3.2 建立審計質量評價制度
在內部審計的質量評價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權限進行明確,加強分工的工作,這樣可以避免后期發生問題的時候在肇事人員的范圍內進行相互推脫、發生漏審、審錯等一系列具有審計風險的事件出現;其次要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標準進行健全,這樣不單單可以讓內部審計人員的自我約束意識得到增加,同時也可以讓審計風險的出現減少。
3.3 規范審計程序和報告
首先,審計程序需要以審計目標的方法和確定審計的手段為前提,在審計程序方面主要包含了下達通知、制定計劃、編制相關的審計方案、實施審計工作、編制審計工作的底稿等。在審計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對相關的建議進行貫徹和落實。加強科學、客觀的評估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內部審計風險得到科學合理的控制,逐步讓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得到提升。接著,在進行審計報告編制的過程中要主要在審計的底稿的基礎上進行編制,審計報告在相關的審計事項的評價過程中要客觀,不要對一些沒有核實的事情輕易下結論。
3.4 改進內部審計方法與技術
首先,確保對整個工程項目的審計進行全過程跟蹤,就目前對事后審計的狀況而言,事后審計根本不能滿足審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所以必須嚴格控制建筑企業內部審計保持全過程跟蹤審計,將審計工作貫穿整個工程項目的事前至完結,在審計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能夠保證得到及時處理,確保工程項目建設的效益。并且需要在企業內部設置監督機制,保證內部不同部門之間進行互查監督,促進內部審計的質量與效果。其次,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普及計算機審計軟件的應用,在審計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帶動審計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建立完善內部審計數據庫,確保審計數據的存儲和完整新,促進審計工作的效率和審計結果的準確度。其三,在建筑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必須結合全面與重點審計的方式來進行具體的審計工作,在抓重點的同時也要兼顧全面審計,在全面審計過程中更要注重重點部分的審計,其中尤其要注意加強對難點工程項目部分的審計,而對于投資較大的工程項目部分一般可以采用不定期審計方式進行審計,并且要建立有效的審計問責制,保證審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3.5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內部審計人員要想能夠充分適應審計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獲得其他人員的敬仰尊重,就必須全面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和職業道德操守,成長為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首先,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審計人員在素質方面在審計質量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內部需要讓其更加明確的審計培訓的規劃。依照不同的培訓對象培訓不同的目標。其次,審計人員一定要熟練掌握職業操守規范和各種財會知識,及時了解最新行業法規政策的新規定,不斷學習新型先進的審計方法和理念。其三,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審計人員對其他部門尤其是經常需要被審計的部門的業務流程和相關知識也要有一定了解。
內部審計需要獨立、客觀對進行。利用一些系統和規范的手段,對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議,這樣可以很好地增加企業的價值,加強目標實現的速度。伴隨內部審計進行快速發展,內部審計在對完善組織治理、風險管理等進行促進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所以,相關的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過程中的獨立性,通過科學的審計方法來讓審計質量控制的制度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雷紅秀.論施工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 財經界,2015,(3):249.
[2]王海兵,董倩,楊娛.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化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J].會計之友,2015,(9):57-61.
[3]鄧良紅.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1,05:39-41.
[4]曹煥靜,杜曉榮,阮海英.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成因與防范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01:174-175.
[5]喬海剛.企業審計風險控制研究[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11.66-67.
[6]姚莉.論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與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3,16:188-186. |